你要去哪里?

在香港的最后一天,漫无目的在铜锣湾随便走走,突然想去看看书店.
港版书许多都是竖版,开口方向也是反的,字很大,间隔也很大,厚厚的一本.
原本想淘董桥的<旧时月色>,无奈这一本没有牛津出的,另一版的装帧我不太喜欢.时间紧,又不知道该买什么,最后还是选了龙应台,理由只是因为大陆买不到.
 
这本书,豆瓣上曾经闻风封号,一夜之间,很多好友都变成"已注销",就是拜它所赐.
我在飞机上看了一百多页,不太想得通为什么道理要禁掉它.龙先生讲的是她的父亲母亲年轻时的故事,却又不只是他们家的事.她的小家庭只是大迁徙时代的一个典型缩影,她的父母同其他千千万万在异乡安定下来的老人们一样.心里留着深刻的伤痕,可是儿女们已认他乡为故乡,属于他们自己的浓重的乡愁,无处诉说.
龙先生书里记录了同许多老人的谈话记录:一提起双亲,不免老泪纵横,回忆里的故乡,早就消失不见.所有的故事夹杂着同样一句感概,"谁也不知道,一别就是四十几年".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,在快回国之前的几夜打发时间又翻出黄永玉的<那些比我老的老头>.他正好接上了中间四十年的故事. 要说生活的不易,一定是黄老爷子说的那帮比较惨.毕竟最后在台湾的老去的那些,都是幸运儿.然而就故事而言,却是老头们的让人高兴些.
 
"後來再也没有见过",是一句很残忍的话. 乱世浮生,擦肩而过,很多人当时没法意识到这个偶然的时间地点就是最后的交集.更不会想到很久以后,这些"偶然"会成为一辈子回忆的转折点. 我们虽然不在乱世,但这样的感受却不是没有.俗气一点,分手就是这么一件事.曾经很近的两个人,之後再也没有联系过,往事亦真亦幻;毕业也是这么一件事.曾经很亲的一群人,之後再也没有见过,回忆逐渐演变成主观的想像.比黄爷爷老的那些老爷子们,虽然奔波劳顿命运沉浮,相互之间却总有点儿没完没了的联系.气若游丝,所幸尚未切断.
 
一定是龙应台的文字写的太煽情,我在飞机上看得又只能望天.这种带有女性作者特征的回忆文字,夹杂着过分浓重的感情语调,上一本<目送>亦是这样.不过历史的冷静客观本来就不存在,屁股决定脑袋,立场决定观点.只要说故事的人把它说的明白清楚,又好看,就足够了.从小没有看过什么童话,长大了把各种书都当故事书看.这些真实(或者虚假)的杂文,散文,回忆录,远比虚构的小说好看,因为这是真正的人生啊,真的有人在世上这样走过一回.个人的际遇,同社会洪流相比,命如草芥;而人生长路的每一个路口,又可能指引着完全不同的方向.做什么选择能够抵达想去的地方,或者想去的地方存不存在.如果人生是个随机的过程,我的手中应该抓着什么不放.也许是时代的捉弄,爷爷奶奶们讲的故事里,个人意志是如此微不足道.而我们自以为紧握不放的那些信仰,是否终将被时光和个别的事件吹散.
 
人与人可以在拥抱后永远分离,一个选择可以颠覆前面所有的人生经历,
命运如此的琢磨不定.
天亮之後,你要去哪里?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3 thoughts on “你要去哪里?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